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新闻摘要

涉嫌严重违纪湖南岳阳市规划局局长、常务副局长被立案调查

发布时间:2012-06-01 16:47:09


    近日,湖南省岳阳市纪委举报网站在其《警钟长鸣》栏目刊发消息称,因涉嫌严重违纪,岳阳市纪委先后对岳阳市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曹学军,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局长杨劲松涉进行了立案调查。

  据悉,目前岳阳市委已决定免去曹学军岳阳市规划局党组书记职务,并暂停其担任的局长职务,建议市人大常委会按法律程序免去其局长职务。杨劲松担任的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职务也已经暂停,目前正在岳阳市纪委办案点接受“两规“调查。

  记者看到,岳阳市纪委举报网站分别披露了两人的简历。

  曹学军,男,汉族,1957年5月出生,湖北广水人,大学文化,1981年12月参加工作,198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5月至1999年7月,任岳阳市规划勘测设计院院长;1997年7月至2001年8月,任岳阳市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2001年8月至2006年4月,任岳阳市规划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2006年4月至案发,任岳阳市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

  杨劲松,男,汉族,1965年10月出生,华容县人,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94年12月入党,1993年任市环保局办公室副主任,1995年至2000年任市建委办公室主任,2002年8月至2007年4月任市建设局助理调研员,2007年4月至2011年4月任市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2011年4月至今任市规划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曹学军任内,岳阳违规审批和违建项目如雨后春笋!”记者注意到,曹学军被立案调查的消息披露后,知名网友“铁血汉”在红网岳阳论坛上予以了跟帖评论。其他一些网友则也纷纷表示,“支持市委加大力度调查更多贪污腐败个案。”“下面县区场也要彻查。”

  “随着土地价格的不断升高,如今不少城市早已经是寸土寸金。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规划红线、土地属性能够稍微调整、变更一下,那么这对于那些房地产开发商来说都意味着绝对的暴利。”湖南一位有着多年反贪经验的检察官告诉记者,如今与房地产开发相关的国土、规划、房管等实权部门及其分管官员,确实很容易各开发商送礼贿赂公关的对象。为此,如今这些岗位和人群,正在成为各纪检监察部门重点盯防的对象。

  “在项目审批过程故意拖、压,甚至随意制造障碍,图谋收受贿赂;在项目审批通过后,收取所谓的感谢费;违法改变用地性质,调整容积率,收受贿赂;利用职务之便从事中介活动,收取介绍费、回扣费。”记者了解到,早在2008年9月,海口规划局的腐败窝案就曾引起了中央高层的关注,中纪委、监察部会同建设部组成调研组,开展了专题调研,并综合分析总结了规划系统腐败案的特点和规律,提出要建立健全规划系统各部门内部的权力制约监督机制,加大规划项目的信息公开力度,及时将每个审批项目的审批权限、条件、标准、程序、时限等在政务中心审批系统或中心网站上公开;并加大案件查办的深度和力度,对发生职务犯罪窝案、串案的单位实行责任倒查追究制,追查主要领导的责任。

  相关链接:

  重庆规划局腐败窝案

  2008年11月,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引人关注的重庆“规划腐败”窝案之一,原重庆市规划局副局长梁晓琦涉嫌受贿一案作出公开宣判:被告人梁晓琦犯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违法所得人民币1589.3836万元予以追缴。

  检察机关查明,梁晓琦主要通过项目规划选址、调整用地性质和容积率、允许禁建区建设等方式,为相关房地产开发商谋取巨额经济利益,从中收受“好处费”。法院经审理查明:1999年7月至2008年3月,梁晓琦在任重庆市规划局总规划师、重庆市规划局副局长、重庆市江北嘴中央商务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多次非法收受陕西艺林实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及个人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589.3836 万元。

  海口规划局腐败窝案

  2009年7月16日,海南省海口市中级法院对该市规划局原副局长张仕武、姚继韵受贿案作出一审判决。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日前对海口市规划局原副局长张仕武、姚继韵受贿案作出一审判决,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和7年。

  此前,2009年4月30日,海口市规划局原副局长陈立奇因受贿130万元,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该局原总规划师王小山因受贿人民币71.5万元和美元8000元,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

  这起海口规划系统的腐败窝案,不仅在当地引起了一场“地震”,而且也引起了中央高层及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

责任编辑:XQ    

文章出处:法制网    


关闭窗口

您是第 14920637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