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庭负责审理劳动争议纠纷等民事案件,全庭共4人。多年来“劳保庭”的法官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力求实现案件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运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和综合司法能力,成功的化解了诸多的民事矛盾。2016年度,全庭在受理案件的数量大幅度上升的情况下,积极响应和落实市中院和院党组提出的效率优先、调判结合的工作思路,共审结种类案件400余件,结案率达到92%,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一、建章立制、科学管理,提升办案质量效率。
“劳保庭”负责审理劳动争议纠纷等民事案件,案件的标的虽然不大,但大多是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又直接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群体性诉讼比较多,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针对“劳保庭”受理案件数量多、涉猎法律法规繁杂,很大一部分当事人文化水平较低、法律知识欠缺的特点,年初庭内就制定了对于每一起案件,从案件起诉书的送达、开庭、宣判直至卷宗的归档,规定了完成的期限,划分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范围和职责,同时又提出“分工不分家”的工作思路,确定承办法官为案件审判质量和审判效率的第一责任人,形成了既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切实提升了案件的质量和效率。
二、发挥职能、服务大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法院主动发挥审判职能,自觉服务经济大局,“劳保庭”制定了落实“三保三促”的实施细则,对于涉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案件,主动加强与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深入第一线调查研究,妥善处理好个体诉求、集体利益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执法、机械执法。先后与县职能部门主动对接,延伸审判职能,把审判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召开座谈会、司法建议的形式向企事业提出来,帮助堵塞漏洞、改进工作,促进经济增长。
三、加强调解、定纷止争,维护社会稳定。
“劳保庭”的案件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并且群体性案件居多,处理不好容易引起涉法上访,为此每当受理集团诉讼案件后,全庭每位同志都高度重视,树立全庭“一盘棋”的思想,在做好稳定工作的前提下,充分把握当事人的心理诉求,制定相应的调解预案,加大调解的力度,分层次、多方位、多人次的进行调解,切实化解纠纷矛盾。
四、点滴小事、情暖民心,彰显司法为民之情。
一名法官要树立起公正的司法形象,除了具有持平之心,当然还应有持平之举,在法庭上要有亲和的面貌,规范的操作,居中的立场,耐心的态度,此外,还要体察民情,以人为本。审理的案件当事人多为普通老百姓,他们很淳朴,但有时也很固执。面对这样的当事人,法官特别注意工作方法、工作态度,一张笑脸、一把椅子、一杯热水,都会给当事人传递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进而产生对法官的信任感。
五、加强学习、凝心聚力。
建设高素质团队在新形势下,各种利益重新调整,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对法院审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院人少案多的矛盾在全市乃至全省基层法院最为突出,“劳保庭”人少案多的矛盾在全院尤为突出,长期以来,全庭每名同志都在自己的岗位上超负荷的工作,但全庭每位同志始终以“能力大于职务”作为对自己的工作要求,除了每周五下午庭内业务知识学习外,每位同志都能利用工作闲暇时和业余时间主动进行自学,学习的过程就是准备的过程,在学习研究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是我们庭法官的一贯要求和执着追求。结合最高院“五个严禁”的规定,“劳保庭”也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规范言行,取得当事人的好评,信访投诉率明显降低。全庭近三年来无违法违纪现象,无一件错案发生。工作中,各承办人之间互帮互助、协同作战,疑难案件集体讨论研究;工作之余,大家积极参与各项文体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同志们家里遇见急事、难事,庭里会及时给予关心和慰问。“劳保庭”营造了一种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工作氛围,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全体干警按照“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总体要求,践行公正司法、延伸审判职能,为把沈丘建设成为实力最强、环境最美、特色最鲜明、人们最向往的城市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司法保障。